操纵
房间里,动画师正在动画台上工作。他快速地勾勒出一个卡通人物的头部,犹豫了一下,好像对自己的作品不满意,于是把卡通人物推到了一边,重新开始创作。这次他决定从人物的脚开始,很快一个无头的角色被创作出来了,但他又很快否定了自己的创意。当他准备再次绘制时,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盘,正准备扔掉了画纸。不料,被放弃的卡通形象的头和身体竟自行结合为一体。不甘被丢弃的小人跑到动画台上,随之而来的还有被撒出去的颜料,颜料紧跟着卡通小人,随即展开了追逐与争斗。动画师看到这一幕,立马制止这混乱的场面,操纵起了小人,而小人不甘被操纵
首先在我们讨论《操纵》的时候,我们要清晰的意识到这部电影所面对的观影群体是包含了全年龄向的观众,因而电影中的逻辑部分,会考虑照顾孩子们的观影体验,而刻意的将戏剧运动深度浅薄化,强调追求显性的转折所带来的戏剧效果——这使得反派的阴谋会表现的很幼稚,刻板,做作。使影片的故事性本身仅仅是作为一种底色,衬托影片制作团队真正想要表现的东西。
恰好赶上有时间放松的周末,选了这个《操纵》电影,不知道看啥的时候我比较喜欢选择翻拍或真人化的,因为看过,所以自己脑中有了点脑洞,再看别人呈现出来的效果,有种自己当审阅者或者甲方的感觉,嗯,而且这反派就叫甲方,很解压。
经济危机下产业转型柳暗花明的小故事。男主在日渐局促的生活中尽力维持精致生活。定位很讨好,不过有些细节没交代明白,比如他做的服装是怎么越来越受欢迎。睡了女邻居这段感情无疾而终,其实没必要。
终于不用看到两个人在社交软件上相遇然后炮火连天的俗套恶心情节了……女医生和花店老板实在太可以了。
中途有几次猛然醒过来的不真实感,但我还是愿意去相信去沉浸投入其中,相信希望的力量。只有选择相信,人才有可能获得救赎,不是吗?
上一次看还是青春年少时候。这一次看心境全然不同,也能理解成为体制内的一部分后,《操纵》是很难离开体制的。特别是人的一生很短暂,但是社会变化迅速,如果不思考会很快被社会淘汰。
孤单是因为你不愿意勇敢的迈出那一步,不管周遭的一切如何,总会有温暖的人照亮你身处的黑暗。
不需要反转的剧情,也不需要夸张的配乐和特效,只是平缓的讲述,结尾的“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就足以有力地敲击心灵。
财富、地位、虚荣、爱情、善良,一切在死亡面前都是虚妄。我们无法选择如何活着,但至少能选择如何死去。
我居然让这个故事在我的人生中缺席了二十多年之久…… 我是怎么对自己做出这么残酷的事情的?!
看似两个孤独的灵魂,命运让他们相遇了。他们是那么地相似,他们都生活在阴沟里。彼此无须多言,只需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真正的想法。
彩蛋非常多,但是不能掩盖剧本本身非常老套,题材确实是很棒的题材,导演的镜头也很漂亮。所以说,喜欢又不喜欢,好看又不好看。 也许在电影院看会是不一样的感觉。
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原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